巨齿蛉,广翅目,齿蛉科,巨齿蛉属。分布于中国北京、重庆、福建、甘肃等地。幼虫生活于水中,捕食性。成虫具有趋光性,生活环境较隐蔽。
一、巨齿蛉的基本属性
虫则具有夜间活动的习性,且拥有趋光性,常在水边灯下出现。成虫轮廓似蜻蜓,幼虫状态也形似蜻蜓幼虫水虿,但食物来源有些不同。最为引人注目的,是雄性成虫头部前端长有一对巨大的牙齿,长达近3厘米,这也是其得名“巨齿蛉”的原因。
巨齿蛉幼虫也被称为水蜈蚣,从一个细细长长的小虫子,长大后变成威风凛凛的巨齿蛉。巨齿蛉是完全变态昆虫,从卵孵化成幼虫、再造蛹化蛹、羽化为成虫,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不能跳级。
二、巨齿蛉吃什么
巨齿蛉的幼虫是一种凶猛食肉昆虫,喜欢捕食小型水生昆虫及它们的幼虫,甚至蝌蚪、鱼苗等也在越中巨齿蛉幼虫食谱上。
三、巨齿蛉危害
齿蛉的危害主要包括对果树、园林植物等造成损害。齿蛉的幼虫时期是主要的危害阶段,它们会在植物组织中挖洞生活,吸取植物汁液,导致植物生长受阻,叶片出现孔洞或缺损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。
四、巨齿蛉防治方法
1、生物防治:利用齿蛉的天敌,如寄生性昆虫或捕食性动物,来控制齿蛉的数量。这种方法对环境影响较小,能有效维持生态平衡。
2、环境管理:改善齿蛉的生存环境,减少适合其生长的湿润和温暖的条件,能有效降低齿蛉的繁殖率。保持田间干燥,减少水体积聚,定期清理周围环境,减少齿蛉的栖息地
3、化学防治:在齿蛉发生严重的地区,可以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。选择对齿蛉有效的杀虫剂,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使用,注意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。
4、物理防治:使用物理方法捕捉齿蛉,如使用陷阱或吸引装置,以减少齿蛉的数量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控害活动。

